總網頁瀏覽量

2023年1月15日 星期日

學生領袖訓練:元宇宙設計課程

  • 中國語文科、輔導委員會、價值教育與國家安全教育委員會三個科組自然連繫、有機結合國家安全教育的元素,透過「元宇宙」的創科技術,帶領學生進入「虛擬互動情景」之中,開拓更遼闊的學習空間、維度與平台,從而提升學生對升旗禮、中華文化的認識,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 價值教育與國家安全教育委員會學校安排入境事務學院步操教官提供正規升旗步操訓練給本校所有制服隊及公民大使。

  • 中國語文科、輔導委員會、價值教育與國家安全教育委員會三個科組分別挑選中文學會幹事、輔導組學長與價值組公民大使參加「學生領袖訓練計劃──元宇宙設計課程」,校外專業導師教授學生元宇宙設計技術,本校老師則指導學生把技術配合升掛國旗儀式,設計一個以本校為背景的元宇宙空間,並在空間裡進行步操、揚國旗及升國旗的活動。

  • 最後,中文學會幹事、輔導組學長與價值組公民大使與中一級同學進行配對計劃,學生領袖帶領中一級學生通過校本設計元宇宙空間活動,教導同學認識升旗禮中步操、揚國旗及升國旗,從而提升中一同學對國民身的認同及對國歸屬感。

學生設計元宇宙
























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廣深港高鐵沿線交通攻略

【明報專訊】來往內地與香港之間的高鐵今日(15日)復通,還將首度開通至廣州東站路線。首階段,港人從西九坐高鐵可前往福田、深圳北、東莞、東莞南、廣州南及廣州東等主要車站。不過畢竟有3年空窗期,加上大灣區近年軌道交通發展千里,港人坐高鐵去深圳、東莞及廣州,選擇哪個車站能更快捷便利地前往其他目的地,本報特製高鐵沿線交通攻略,供讀者參考。


明報記者 林迎 沈燕媚

廣州 首抵廣州東 利天河商務生活

‧廣州東站

位於天河區核心商業區鬧市,鄰近中泰國際廣場、中信廣場、廣州天河希爾頓酒店等,站內可直接轉乘廣州地鐵1號線及3號線。其中1號線經東山口、烈士陵園,並可再轉乘其他地鐵線前往越秀及荔灣兩個老城區;3號線貫通番禺和廣州白雲機場,亦途經珠江新城、廣州塔,以及轉線前往海珠區其他地方。

從廣州東站坐的士或網約車,30分鐘可去到廣州商貿與生活重要地區,例如前往中軸線景點花城匯只要17分鐘,去廣州塔20分鐘;到琶洲會展中心只需28分鐘,要去北京路步行街遊覽,30分鐘也就到達,此外,多港澳青年就讀的暨南大學及中山大學,乘車也只要約20分鐘便可返校,實現「半小時生活圈」。

廣州東站建於1996年,多年以來是廣九直通車的始發站,2022年1月,廣州東站首次引入高鐵班次,為「高鐵入市區」踏出第一步。未來廣州東站還將升級改造,引入地鐵11號環線,另外南沙快線18號線也會連接上廣州東站,實現南沙30分鐘到東站的目標。

‧廣州南站

作為華南高鐵樞紐大站,前往番禺及佛山十分方便,要前往大灣區三大重要戰略平台之一的南沙,也是在廣州南站乘地鐵22號線再轉18號線最快;乘坐地鐵7號線亦可直達大學城。

廣州南站也是前往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的首選車站,僅15分鐘車程。要去港人聚居的祈福新邨,22號線乘1個站至市廣路站即達。而且隨着近兩年佛山地鐵2號線開通、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段通車,加上原有的廣佛線,令廣州南站成為轉地鐵前往佛山市順德、禪城及南海區的不二之選。

此外,廣州南站是「五鐵交匯」的高鐵樞紐大站,既可轉乘往珠江西岸各市如中山、江門和肇慶的高鐵,亦可轉京廣線北上湖南、湖北,或前往廣西、雲南、貴州等旅遊勝地。

東莞 三站鼎立

‧東莞南站

位於塘廈鎮,2021年12月才通車,也是西九來往廣州東站高鐵新路線經過的新車站。東莞南站連接贛深鐵路,可轉乘至惠州、河源乃至江西贛州;此外,東莞南站鄰近港企林立的塘廈、鳳崗、黃江、樟木頭等鎮,港商可因應情况於此站下車。

‧東莞站

從西九龍可達的東莞站並非以前的常平站,而是由石龍站遷建而成,同樣只有乘坐廣州東站路線才會經過,車站位於石龍與茶山鎮交界處,是前往石碣、石排、寮步等鎮的首選,亦可接駁東莞地鐵2號線前往東莞市中心。若再轉駁東莞地鐵1號線,則可前往已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不少港人創業就業的松山湖,以及大朗、道滘、麻涌等鎮。

‧虎門站

是西九往廣州南站路線唯一經過的東莞市車站,前往厚街、長安、沙田等鎮可選擇此站下車,亦可快速到達虎門港以及近年積極發展的濱海灣新區。東莞地鐵2號線是目前連接起虎門站和東莞站兩座高鐵站的唯一地鐵線。

虎門站一大特色,是月台距離地面18米,為廣東全省最「離地」的高鐵站月台。

深圳 飽覽深圳主要景點

‧深圳北站

是國家鐵路網絡的重要樞紐之一,可轉乘往粵東潮汕、福建、江西等東行方向的高鐵。該站也是深圳地鐵4號線、5號線和6號線的交匯站;4號線連接福田口岸,可達市中心的少年宮、市民中心等,北行25分鐘左右可達國家5A級旅遊景區觀瀾湖。轉6號線可到寶安、光明等區。要到南山區的前海則可乘坐5號線,只需30分鐘。

這3年車站周邊商場林立,包括壹方天地、有「龍華版歡樂海岸」之稱的紅山6979等。

‧福田站

由西九龍出發到福田站最快14分鐘可達,比經福田口岸過關更快捷。位處深圳市中軸,去深圳任何一區都方便,可轉乘地鐵2號線、3號線及11號線,東往鹽田、龍崗,或經崗廈北轉14號線至最東部的坪山區,也能轉線到達羅湖、福田及蓮塘口岸;向西則經南山區,且半小時可到寶安機場。

值得一提是,站內特設地下通道,可步行前往福田站、市民中心站、會展中心站、購物公園站等地鐵站,以及附近購物中心如Coco Park。

‧光明城站

到此站的高鐵班次較疏,現時可轉乘贛深高鐵,惟站內未有地鐵轉乘,要待2024年至2025年6號線支線和13號線二期通車,此外亦預留位置連接東莞地鐵。

光明乳鴿被稱為天下第一鴿,是深圳三大特產之一,從光明城站乘車到附近街鎮品嘗,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2023年1月12日 星期四

何為香港?

【明報文章】香港在遠古屬嶺南古越族棲息地。秦始皇征服嶺南後,香港納入中原皇朝郡縣制下的番禺縣管轄。到19世紀上半葉,大英帝國因看中香港的地理優點,逼使清朝政府割讓香港島、九龍及租借新界,把香港納入其帝國統治下,成為英國與中國通商貿易基地。

中西文化結合的邊陲

港英百多年殖民統治,逐步在香港建立及不斷改善的西方式自由資本主義制度、普通法法治制度、公共行政制度和公務員系統、現代城市管理體制與基礎建設系統、專業精英制度,及人才配合社會需要的教育制度。香港又受惠全球化經濟發展及中國內地改革開放,大量國際、內地資金和人才輸入,才能發展成國際貿易、航運、金融和旅遊中心。1980年代,英國政府出於與中國政府談判香港前途的政治計算,逐步在地區與立法層面設立選舉制度。這個制度在《基本法》框架下,於九七後繼續發展與修改。

港英統治懂得尊重本地華人的中國文化、風俗和習慣。香港文化底蘊包含中國家庭倫理觀念,及重視教育、勤勞務實、多元包容、注重集體利益等中華傳統價值觀。在香港這個大陸邊陲之地,中西文化結合交融,既傳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要素,又採納了適合香港實際的西方現代文明制度。除了英美和歐洲各國人士,香港還有相當數量來自東南亞、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日韓、中東等地的人在此工作、經商、定居和通婚,形成多元文化共融的大都會,故此香港也是一個中外文化混雜的國際城市。但另方面,因香港長期缺乏國民教育,部分港人在身分認同上迷失,對中國近代和現代發展認識甚少,加上外國勢力干涉,終於導致2019年社會動亂。

西方現代文明的海洋入口

由晚清到民國,香港在近代中國第一次「西學東漸」啟蒙運動中,扮演了大陸向海洋學習現代文明的窗口角色。1923年孫中山在香港大學公開演講時以英語說:「我有如遊子歸家,因為香港與香港大學乃我知識之誕生地。」他所說的「知識」,是指當時西方現代文明的知識。

於國家改革開放洪流中,香港在近代中國第二次「西學東漸」啟蒙運動期間,又發揮了連接內地與世界各地的橋樑和窗口作用,引進大量資金、技術、知識和人才,為中國內地創造經濟長期平穩快速發展的奇蹟及成為現代國家,有不可替代的貢獻。自1980年代以來,無數內地官員、企業和各界人士紛紛來港學習香港的先進經驗,及通過香港學習西方現代文明。香港成為中國大陸通向海洋、與國際接軌的出口,亦即中國大陸文明與海洋世界文明的交匯點。

中國現代文明的新邊疆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在其最近全新增訂出版的《中國香港:文明視野中的新邊疆》,提出不要把香港作為「問題」,而是作為一種「方法」,即思考香港作為「能動的新邊疆」,「對中國現代文明建構的重要意義」,及「在未來如何對中國崛起並參與全球治理賦予特殊意義」。這是對一國兩制歷史因由和戰略意義有深刻理解的見識。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中西文化結合的邊陲之地。港人應重新傳承二戰後大批湧入香港的中國內地人「開拓新邊疆」的「獅子山精神」,在中國建構現代文明的新階段,拓展世界文明新視線。中國「十四五」規劃已明確要求香港發展及建立「八大中心」,而中央又重新肯定香港對國家的戰略作用(註1),可見香港的獨特角色與功能並未改變,更可成為中國式現代文明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海洋出口,從以往側重與西方交往,擴大至跟其他國家與地區,包括東南亞、日韓、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南美、非洲等地增加經濟貿易、專業服務和文化藝術等活動來往,協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何為香港?港人須回答以下的時代之問、中國之問(註2)——

(1)香港要繼續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面對甚為複雜的內外挑戰。港人能否重拾自信、抖擻精神,深刻理解香港作為中國最自由開放的國際城市的特點,並研究如何糅合中國治理和西方管理的優點,在社會治理和資本主義運作方面推行具創意及有效改革,以適應時代急劇轉變,及為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2)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區是中國唯一實施普通法的城市,「包括普通法在內的原有法律得到保持和發展」,「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保持普通法制度」(註3)。回歸後香港憲制秩序有所改變,例如香港法院解釋基本法的權力來自人大授權。的確,香港普通法制度需繼續改革,但仍有甚多優點,包括法院行使獨立的司法權力、法律程序透明和必須嚴格遵守、有利於營造適合的自由市場經濟和營商環境、司法覆核機制、知識產權受嚴密保護、律師的專業訓練和地位等。香港的法治經驗,是否可在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過程中有借鑑作用?

(3)西方民主選制的弊端雖眾所周知,但其競爭性、公開性和讓人民有選擇性等要素,是否可作為參考,以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容和方式,達至它「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及「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的目標?經修改後的香港選制,是否還可繼續完善,令更多有才能的愛國者參與更公平和透明的競爭,及逐步使全港市民有參與選舉的權利?

(4)中央和特區政府官員現時都反覆強調「一國」、「落實全面管治權」、「維護國家安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這是有需要的;但在制訂及落實具體政策時,是否應小心避免過猶不及的傾向,不要導致香港「內地化」,以維護香港制度優勢,保留其作為中西文化結合與中外文化混雜的國際城市特色?

(5)有關言論自由、個人權利、集體利益及國家安全之間的關係和平衡,是否可在香港這個獨特場地,展開有深度和具創意的理性探索、研討與實踐,以尋求在全人類共同價值上縮短中國與西方和其他文明之間的距離,增加共通點及可互相了解和尊重之處?

(6)在一國兩制的新階段,中央的全球戰略是包括利用香港作為海洋出口去聯通世界、推動中國理念和文化「走出去」,因而期望特區政府與港人能「說好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香港以其獨特優勢,是否應該及如何能夠進一步參與創作及發展中國故事和香港故事?

(7)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一個不斷吸收和消化外來文明因素的多民族共同體(參考筆者上一篇文章〈何為中國?〉,刊2023年1月6日《明報》),因此如要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還須繼續學習和汲取西方與其他文明的優點,並要展開價值觀念溝通。香港能否及如何協助中國式現代文明,與西方和其他文明更深入地交匯、銜接及融會?

天下主義

世界秩序正急劇調整。中國不斷在國際場合倡議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希望與其他國家協力建立一個新的和平國際秩序,當中理念是來自內地一些學者鼓吹的「天下主義」。筆者將在下一篇文章討論。

註1:習近平在去年7月1日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上強調,「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中央處理香港事務,從來都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加以考量……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

註2:二十大報告表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不斷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正確回答」。

註3:習近平在2022年7月1日香港回歸25周年大會上講話。

(「何為中國?何為香港?」系列 四之二;下周五續)

作者是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暨行政總裁